人哪有聪明的,不过是愚蠢的程度不同罢了。
最会赚钱的人,都是最懂人心的人
这年头,商人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家,对人心、人性的把握不可谓不精准。
太多人贪婪而虚荣,好奇而胆怯。掌握了他们的脾性,就掌握了他们的钱包。
01
在苹果手机市场刚给自由职业者开放的时候,有人就做了这么个 APP,名字叫做“我有钱”,售价 999.99 美元。
这个 APP 任何附加功能没有,就是打开后会显示一个“我有钱我任性”的 LOGO 页面。
谁手机要装了这个,就说明他花了将近 1000 美元买了个无用的 APP,可偏偏下载量还不少。
你说这些下载 app 的人是为了什么呢?
02
其实赚钱的原理就是解决人们的需求。
谁解决了人们的需求,谁就能成功;
谁解决的需求越大,谁就越成功。
生理需求的解决是简单而有瓶颈的,而心理需求的迎合却是永无止境的。
03
贪婪是人类的本能,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。
所以,成功的路径是一直存在的,永远会有新的项目和服务出来,去迎合人们的欲望。
拿因违规下架的“一元夺宝”项目来说,顾客用相比商品而言极低的价格购买夺宝币,获得抽奖资格,就有机会得到那个高价值商品。
这对顾客来说,诱惑力不可抵挡,只花一点点钱,就有可能得到价值上万的东西,谁不愿意试一试呢?损失最多是丢些小钱罢了。
对商家而言,他永远立于稳赚不赔的不败之地,唯一区别是赚多赚少的问题。一件商品所卖出的抽奖号数量总高于商品的市场价格,即使真的有人中奖,也能赚个差价,况且中奖的后台数据是商家说了算的,这里面能没有猫腻?
04
“一元夺宝”真是个设计精密又深谙人性的游戏。
它充分利用了人性中渴望速成、暴富、占便宜的心理,形成极强的参与欲望;
又通过一元的低价,降低顾客的参与成本。
这就使得即使顾客明知中奖概率极低,也会积极参与,因为综合成本不大,潜在收益却极高。
而对商家来说,只要有人参与,就一定会赚钱;参与的人数越多,赚的钱就越多。
05
其实这个“一元夺宝”不过是新瓶装老酒,把几十万的奖金换成几千几万的实物商品,把彩票券换成虚拟夺宝号,再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,一下子就火了起来。
类似的例子很多:
天猫京东,把集市搬到网上,火了;
58 赶集,把中介搬到网上,火了;
得到、分答,把知识搬到网上,火了;
直播答题,把传统的电视答题游戏搬到网上,变成全民参与,也是火的不行。
项目永远都有,机会永远都在,总有人能抓到人们的 G 点。
已有之事后必再有,已行之事后必再行,日光之下,并无新事。凡事不过是新瓶装老酒。
愿你心里有光,兜里有钱。
欢迎添加书签收藏本站,关注我的后续文章。
涂鸦清单-个人记录